切换风格

默认晚霞 雪山 粉色心情 伦敦 花卉 绿野仙踪 加州 白云 星空 薰衣草 城市 简约黑色 简约米色 节日
回复 2

25

主题

38

回帖

785

积分

4级|大学生

Rank: 4

UID
72421
性别
保密
积分
785
科学释疑:揭开安徽祁门“杀人地”真面目[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7-29 00:13: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回放:日前,安徽省祁门县五位村民在山里离奇身亡。据报道,祁门县小路口镇大丰村村民吴玉刚夫妻进山挖野生姜彻夜未归,村民次日前往救援,3人先后倒在发现吴玉刚夫妻的山沟里。几天后,祁门县政府通报称,村民S因是二氧化碳超标引起缺氧窒息。
疑问:五位村民离奇S亡的真相究竟如何?为什么在通常被认为是“天然氧吧”的山区森林出现二氧化碳超标?
解答:“别说普通老百姓,我们如果不是实地考察,也不会想到有这样的事情出现。”近日,参与该事件实地调查的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教授孙世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孙世群说:“致人S亡的原因是这个山沟里的二氧化碳指数严重超标。人如果五分钟不能呼吸到氧气,就会S亡。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害作用,但如果浓度过高,导致空气中氧气含量不够,就会使人窒息S亡。”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都没有问题,为什么现在出了问题?很多地方都有弃土,为什么唯独这里出了问题?我们现在开展的只是初步调查,必须用检测数据说话。”一同参与该事件实地调查的安徽农业大学气象教研室主任蒋跃林说。
经安徽省环境监测站实地检测,当时山坳内的氧气浓度几乎为零,二氧化碳比重已经爆表,无法测试出具体数据。
记者了解到,二氧化碳含量达到8%时,会造成人呼吸困难;10%时,会造成意识不清,不久导致S亡;20%时,会在数秒后造成瘫痪,心脏停止跳动。
据介绍,事发后,一些村民试图靠近山沟底部救人,中途有头晕Xiong闷的感觉,于是赶紧退回来。但一位村民从另一处下到山坳直奔现场,很快便倒地不起。
“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以麻痹神经中枢,人感到浑身无力,等意识到的时候已经没有力气了。而且,当时的坡度很陡,人也爬不上去。连续吸入过量的二氧化碳造成昏迷,这时人因为缺氧就会窒息S亡。”孙世群说。
“五位村民S亡的原因应该综合考虑,与当地的植物、天气、地形、弃土以及当时村民的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等都有关系。”蒋跃林表示。
祁门县政府新闻办调查后对外公布称,经现场勘测,事发现场的小环境形成与弃土和当时气候条件有关。
据了解,事发当日祁门当地是阴雨天气,光照时间少。尤其是早上和傍晚,植物以呼吸作用为主,会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加之植物本身含有碳,这些有机物S亡以后,树叶和树枝会分解,消耗氧气并释放二氧化碳。
“正常情况下,在地形通畅的地方,二氧化碳就散走了。但事发现场的山沟为漏斗状,形成一个微环境。封闭的地形阻碍了空气流通,底部区域积累的二氧化碳不能向外扩散。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容易在山沟底部聚集,形成‘二氧化碳湖’,同时迫使空气层上移,造成底部氧气含量降低。”孙世群说。
“除去自然的地形,弃土也是一方面原因。”孙世群告诉记者,弃土不能随意堆放,应该从下往上、从最底部往上堆,当地把外面堆起来,里面留一个凹槽,形成一个封闭的环境,不利于空气流通。城市建设产生的弃土应该按照相应规划,进行规范管理,慎重选择弃土场位置和弃土堆放地点。
通常被认为是“天然氧吧”的山区森林出现二氧化碳比重过高的区域,在孙世群等专家看来也是出人意料的。孙世群告诫大家,不要以为山区植被丰富,空气优良,就没有一点危险。相反,山区植物多,也可能造成二氧化碳过多,如果没有及时散出,就可能酿成悲剧。(见习记者 倪思洁 实习生 张雅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

主题

41

回帖

2540

积分

5级|研究生

Rank: 5Rank: 5

UID
72529
性别
保密
积分
2540
发表于 2016-3-11 19:1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没崇拜过谁呢,满足一下愿望吧,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主题

26

回帖

2965

积分

5级|研究生

Rank: 5Rank: 5

UID
72838
性别
保密
积分
2965
发表于 2016-6-12 09:48:28 | 显示全部楼层
去干吗啊~~~伤心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由于人类好奇的心理,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论坛的出现会在全世界引起怎样的骚动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洋葱论坛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Archiver|手机版|黑名单|洋葱论坛 ( 粤ICP备18009964号 )

GMT+8, 2024-11-26 15:28 , Processed in 0.343750 second(s), 31 queries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