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风格

默认晚霞 雪山 粉色心情 伦敦 花卉 绿野仙踪 加州 白云 星空 薰衣草 城市 简约黑色 简约米色 节日
回复 0

26

主题

38

回帖

1420

积分

5级|研究生

Rank: 5Rank: 5

UID
72336
性别
保密
积分
1420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5-26 11:43: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国家司法考试的第52题是多项选择题,涉及到了女友与妈同时遇险先救谁的问题,考查的却是不作为犯罪,不过场景变换了,这次不是落水,而是遇到火灾。
第52题的题目是:“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并给出了四个备选答案:


    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


    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S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是:ACD。
                               

今年国家司法考试的第52题是多项选择题,涉及到了女友与妈同时遇险先救谁的问题,考查的却是不作为犯罪,不过场景变换了,这次不是落水,而是遇到火灾。

第52题的题目是:“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并给出了四个备选答案:


    A.儿童在公共游泳池溺水时,其父甲、救生员乙均故意不救助。甲、乙均成立不作为犯罪


    B.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误认为自己无义务救助落水的妻子,致妻子溺水身亡的,成立过失的不作为犯罪


    C.甲在火灾之际,能救出母亲,但为救出女友而未救出母亲。如无排除犯罪的事由,甲构成不作为犯罪


    D.甲向乙的咖啡投毒,看到乙喝了几口后将咖啡递给丙,因担心罪行败露,甲未阻止丙喝咖啡,导致乙、丙均S亡。甲对乙是作为犯罪,对丙是不作为犯罪


    司法部公布的参考答案是:ACD。
                               

也就是说,女友和妈同时遇险,只能救出一人的时候,国家要求你救妈!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副教授、中国刑法研究所副所长彭新林表示,甲对女友只有道义上而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所以如果先救其母,女友S亡的,不构成犯罪,反之,如果先救女友而母亲S亡的,构成不作为犯罪。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丁一元也表示,甲对母亲有赡养义务,不救则涉嫌遗弃罪,而对女友则没有法律上的救助义务。另外,如果先救女友而没能救出母亲,“重色轻母”也不合道德、情理!
                               

  但如果甲的母亲和老婆同时遇险,先救谁“安全”呢?因为甲对两者分别负有救助、扶助义务,所以甲就得抓紧时间努力救人了!
                               

记者查阅相关资料,发现不作为犯罪的定义存在争议,目前相对来说接受较广的定义是:不作为是相对于作为而言的,指行为人负有实施某种积极行为的特定的法律义务,并且能够实行而不实行的行为。简单概括不作为犯罪,就是“应为、能为而不为”。比如遗弃罪,拒不救援友邻部队罪等。丁一元向记者举例说,公安干警在遇到歹徒向群众行凶时,袖手旁观,无动于衷,造成了严重后果,那么该公安干警就构成了不作为犯罪。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1)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1)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1)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1)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2)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2)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3)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3)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4)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4)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5)

女友和妈落水先救谁?有答案啦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 由于人类好奇的心理,我们就不难理解这个论坛的出现会在全世界引起怎样的骚动 ----】
本站内容均为会员发表,并不代表洋葱论坛立场! 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论坛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Archiver|手机版|黑名单|洋葱论坛 ( 粤ICP备18009964号 )

GMT+8, 2024-11-23 03:18 , Processed in 0.203125 second(s), 32 queries .

返回顶部